四川轻化工大学简介
四川轻化工大学简介
创办时间1965年
占地面积 4600亩
国家重点学科 3个
硕士点68个
四川轻化工大学是一所学科齐全的全日制本科高校,拥有五十多年的本科和近二十年的研究生教育历程。学校位于自贡市和宜宾市,拥有李白河、汇东、宜宾三个校区。学校连续两次获得国家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”项目,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、教育部数据中国“百校工程”建设院校、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、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、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、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、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、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的“中国白酒学院”。
历史沿革:学校是一所“三线建设”西迁的本科高校,于1965年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、周恩来总理批示,将原华东化工学院(现华东理工大学)的部分保密专业西迁至四川自贡市,从上海总部抽调精干力量,从浙江大学、复旦大学借调部分科研人员,组建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,对外称之为“652”工程。1979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化工学院,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,2003年四校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,2018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。
学校经过56年办学,定位明确,目标任务为“创新、开放、智慧、和谐”,发展战略是“研学、产教、特色”,发展理念是“解放、创新、担当、卓越、跨越”,独具特色的办学思想体系也已形成。
川轻化院环境优美,风景如画,是学生奠基人生梦想、教师实现学术抱负的理想之地。学校占地4600亩,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,国有资产总值近百亿元。目前图书纸质文献总量290余万册,中外文献数据库76个,电子资源本地镜像50T,折合电子资源500余万册。学校有教职工2322人,专任教师1763人,其中教授、副教授占比近40%;具有博士、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0.2%。学校现有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和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,涵盖34个二级学科。创新成果“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”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学校现有24个学院,77个本科专业,全日制在校研究生、本科生、留学生等4.2万人。
该校拥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,11个省级一流专业,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,9个省级特色专业,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,9个省级“卓越计划”教育培养专业,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;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,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,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,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,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,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;10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,1门国家一流课程,19门省级一流课程,9门省级“课程思政”示范课程,6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。
学校严格施教,推行本科教学质量“11258”量化指标考核,系统推进特色产业学院建设,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,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近年来,在校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,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000余项。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%,得到社会高度认可,是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。学校共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,涌现出如中科院院士颜德岳、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良等一大批杰出校友。
四川轻化工大学科研实力雄厚,科研项目众多。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0余项、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100项,到位科研经费从2015年的2000万元增长到2018、2019连续两年稳居“亿元俱乐部”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3项、市厅级科技成果奖251项。出版学术著作260余部,获得授权专利821项(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08项),发表学术论文9304篇(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543篇)。
学校拥有国家级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、国家级大学科技园,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,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,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,四川省创新团队5个,四川省院士(专家)工作站1个,四川省工程实验室2个,四川省产业技术研究院2个,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,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,四川省旅游科研重点基地1个,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1个,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,四川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8个。
学校获批了国家“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”“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“四川省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工程实验室”“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”,省市厅共建“川南加速器应用研究中心”,成立了“中印巴研究中心”,密切技术、人才、资本的合作,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承担横向项目2100余项,解决了一大批企业技术难题,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,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。
四川轻化工大学秉承开放办学理念,与世界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招收来自60余个国家700余名留学生,近2000名学生赴国(境)外交流学习。每年近百名教师出国(境)学术交流和访学。建有2个汉语言文化中心。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联合举办“视觉传达与设计”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。学校积极响应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推动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开展高等教育合作,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。四川轻化工大学将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新征程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