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证百年商业辉煌的金街如何实现新突破?
见证百年商业辉煌的金街如何实现新突破?
若说哪一条步行街最能代表天津,那非金街莫属。林林总总的商场、不计其数的商贾,造就了国内最长、天津历史最悠久、规模最大、辐射力最强的滨江道——和平路“黄金十字”,古今交融、中西荟萃、时尚风雅、财富涌流的金街,是天津商业一笔宝贵的财富。
前不久,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公布,天津市成功入选,面对这一历史性重大机遇,见证着和平区“百年商业”辉煌的金街,应当如何立足高起点、实现新突破?在《和平会客厅》第二期栏目中,我们邀请到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、博士万鲁建以及掌上天津、掌金传媒CEO刘京珂,关于金街的发展问题,我们在两位嘉宾这里也得到了详细的解答。
金街最早的商业业态是如何形成的?
万鲁建:说到金街,一般都包括滨江道和和平路,这里属于法租界和日租界地区。北洋时期战乱很多,在中国城区的这些商铺受到战乱的影响,经常遭受损失,而租界则有着特殊的保护,所以大量的中国商业向这里转移。随着二十世纪初电车的开通,劝业场、中原公司、天祥市场、泰康商场等也陆续在这里建立起来,金街的雏形就此产生了。
上世纪二十年代金街是怎样规划布局的?
万鲁建:在那个年代除了一些宾馆、旅馆,商业街就是主要的社交场所,因为社交和商业购物是连在一起的,无论是劝业场、天祥市场、泰康商场、还是中原公司,都是商业综合体。一二楼卖东西,三四楼大品牌,五六楼就是戏院、电影院这些社交场所,所以当时这里的天津被称为“不夜城”,那个年代无论是唱戏还是跳舞,这些活动都持续到非常晚。所以煎饼馃子其实是夜宵,是大家晚上社交之后,可以吃的快餐。
金街的发展是否可以“以古鉴今”?
刘京珂:不仅是金街,很多城市的商业体、商业街也都在重新考虑新的商业定位,它到底是一条具备购物功能的社交属性的街道,还是一条具备社交属性的购物功能的街道。比如百年前的劝业场,它其实更多的是具备购物功能的社交属性的商场,像老上海的十里洋场一样,所有的社会名流聚集,在社交的同时买一买东西。80年代以来,百货的业态兴起,大家把金街当做一个买东西的地方,在买东西的同时要逛一逛周围的小吃。这两个模式历史上都存在过,都取得过辉煌,值得我们借鉴。
金街的“国际范”应该如何体现?
刘京珂:金街的定位是一条购物街,应该加大对于品牌的引入,包括国际品牌的首店、旗舰店的引入,着重于与周围海河的景区、解放北路以及五大道等文旅资源相对接,形成国际型的城市建筑群,把整个的社交属性做得更广更好更完美,体验感更强。
助力金街发展是否可以借鉴国内一些网红步行街?
万鲁建:我们可以参考借鉴的范例有很多,就像西安的大唐不夜城,也是充分利用了历史资源。如何将这些历史资源为现实服务,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故事,进而打造商业博物馆,采用把历史场景还原的体验式模式,让市民游客穿越回近代的金街,体验它最繁盛的商业文化氛围。
刘京珂:我们要在金街打造一种慢体验模式,现在大都市的人生活节奏比较快,大家都希望张弛有度,找一个地方能让自己放松下来,比如说秦皇岛的阿那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,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,紧张工作忙碌之后,会选择到阿那亚去开展团建或者朋友聚会。而我们天津的金街也可以营造这样一个漫步的场景,在这里人们能够慢下来,体验天津百年的历史文化,欣赏天津独特的风景,享受内心的一份自在和安逸。
金街发展的“一招鲜”究竟是什么?
刘京珂: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角度来说,品牌还是硬通货,是否能以更大的投入,拉动更多的品牌、赛事、展会、会议等落户金街,引进LV、老佛爷之类的国际顶级品牌,都将对金街的国际化发展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