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言“命苦之人一看便知”,苦命人或有3种特征,你同意吗?
老人言“命苦之人一看便知”,苦命人或有3种特征,你同意吗?
你相信命运是早已注定的吗?其实,命好还是命苦,它都有着明确的特征。
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,我们总会遇见各种不顺心的事情,此时我们便会悲叹自己的命运。
对此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,你可以选择振作起来,继续逆流而上直至攀到顶峰,你也可以直接躺平随波逐流,而这必定会造成不同的境遇。
对于佛教中人,他们所信奉的是因果循环,世界万物皆有因果的,你的态度,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结果。
而中国有句老话,“命苦之人,一看便知。”这些命苦的人,他们身上或许会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,分别是过分计较得失、骄傲自负以及没有底线。
在我们国学经典《易经》中,老祖宗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以及给予了后辈告诫。
无论你信不信命,但是这三点之所以流传下来,总归是有它的道理。
过分计较得失的人
“动辄得咎”此乃《易经》中的话,其意思便是若你做了一些额外的事情,你必会受到他人的责备。
无论做什么事情,你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,就是得与失。
在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面临种种关于得失的问题,比方说当看到地上有垃圾,但在场的人都没有想要去拿起扫把去打扫,你看到了这种情况,你主动的去打扫了,但是你得到的可能是他人的不理解。
别人会觉得你多管闲事,凭什么大家都没做就你去做了呢?是想要讨得领导的欢心,让领导看到你是多么勤奋,使别人在你的衬托下都非常的低下吗?
还有些人,无论他人做什么事情他都觉得不开心和抵触,他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在难为他,孤立他其实像这样的想法就是太过于计较了,总是在想着自己会失去什么,是别人又比自己多得了什么,一直与他人进行对比。
如此一来,便会非常的压抑,心理也会出现问题。
孔子和其弟子子路便对得失进行过交流,子路问:“难道君子也会有忧愁吗?”
孔子曰:“君子得失淡然,所以有终身之乐,小人患得患失,所以无一日之乐。”
说白了,便是一个人的眼界所造成的结果,眼界开阔之人怎会去过分的计较一件事会给他带来什么,他们去做的原因也不过是因为做了能让他开心。
小人想的却是做了这件事,他会得到什么,他又会失去什么。然后再将得与失进行对比,如果“得小于等于失”的话,那么他便会非常的忧愁。
所以人生在世,要提高自己的眼界,开阔心胸,不要过分地去在意得失,斤斤计较之人在他人的眼中往往不会获得什么好的评价。
这样的人一生都活在得失之中,那他又怎么会看到世界其他的美好呢?
骄傲自负之人
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,当获得一点成果之时,便会满怀期待地寻求周围人的肯定,尤其当得到了夸赞以后,整个人就感觉自信心爆棚为自己感到非常的骄傲。
这个时候,家长就会告诫我们,无论做任何事情,都要知道谦虚,谦虚才能让人进步,如果骄傲,那么就会慢慢地落后于他人。
话是这么说的,但总会有那么些人仗着自己有了那么些许的成果,就自视甚高。
要知道那些往往成就大事的人,总是人群中最低调的那一个。
谦虚是一份品格的证明,它所代表的是这个人的能力和谋略,也能体现此人的胸怀是否宽广,为人处世切记不要过于锋芒毕露。
清朝的大臣曾国藩就曾直言,人生的绝大部分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两个,其中一个是懒惰,而另一个便是傲气。
“傲”的人做事如牦牛一般埋头前进,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,所以在他们看不到的角落里,总会有人对其心怀怨恨。
像这样的人,永远听不见他人的劝告,看不到自己的缺点,只会对他人指手画脚。
像我们知道的关羽,他是多么厉害的人物,但他有一个缺点,就是骄傲自满,爱炫耀而且做事高调,所以荆州丢了,连同他的性命也丢在此事上,其结局不禁令人叹惋。
所以说,做人一定要切记时时刻刻不忘初心,以礼待人,谦和有道。
没有底线的人
古语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”这句话意思就是人这一生,活着总会有目的,但这些目的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为了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好一点。
但是如果一个人可以为了达到目的,从而不惜一切代价,甚至侵犯他人的利益,那就着实有些过分。
像那些贪污受贿的人就非常令人可恨。在很多相关的报道中,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贪污腐败之人都做了什么事情,他们为了钱置国家于不顾,置百姓于水火之中。
他们这些人就是没有底线的代表人物,是国家的蛀虫,是害群之马,他们的存在就是抹黑国家的颜面,简直过分至极。
关于前段时间孙小果一案,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,他害了人命却不以为然,公然地跟人叫嚣,并直言会有他的家人直接解决此事,而他什么都不用管。
一条人命,在孙小果的眼中,竟然这么“廉价”。此事一出,一片哗然。人们很愤怒,因为孙小果等人,简直毫无人性,毫无底线!
当然,对于这种罪大恶极的人,法律终将给予他们应有的制裁,在2020年,孙小果被执行死刑,其结局简直大快人心。
正所谓因果循环,报应不爽,一个人如果连一个最基本的底线都没有的话,不仅伤害他人,更伤害自己。
所以说,人要懂得善良,不要过分地在意得失问题,在日常处事过程中,一定要保持一个谦虚的态度,不要骄傲自满,更不要得到了一点成果赞扬就飘飘然不知所以。
要切记守住底线,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底线都没有的时候,那么他离出事也就不远了。
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《易经》当中,并没有直接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生活,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法,但是它却教导我们不要去怎样做,让我们学会独立的去思考。
《易经》中虽然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大道理,但是当你在生活当中,你会发现这些都是随处可见的一些为人处事的问题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