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顶格网 > 杂谈 > >正文

​为什么川军打仗那么厉害!

摘要为什么川军打仗那么厉害! 前言 在抗日战争期间,川军所使用的装备是最简陋的,但就是这些装备简陋的川军,在战场上表现出了极其英勇和顽强的作战态度,屡立战功,获得了“无...

为什么川军打仗那么厉害!

前言

在抗日战争期间,川军所使用的装备是最简陋的,但就是这些装备简陋的川军,在战场上表现出了极其英勇和顽强的作战态度,屡立战功,获得了“无川不成军”的荣誉。那么,为什么装备简陋的川军在战争中会表现如此出色呢?

一、羸弱之师。

1911年,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动荡的时期。在这个时期,四川地区成立了军政府,但五个派系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,导致天天互殴争夺地盘。川军士兵使用的枪械主要是清朝留下的老毛瑟枪,但由于年久失修,有些枪只能打两枪就拉不开栓了。

每次开战前,工兵营的士兵们都要挨家挨户地找老百姓借锄头,以备战斗的需要。军政府的成立并没有解决派系之间的矛盾,反而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。各个派系之间的军队在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。

四川军阀在当时的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,他们的手下的官兵甚至不具备识图的能力。对于老百姓来说,这些军阀之间的内战与村民之间聚众斗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,因为士兵的装备简陋,军纪松散,战斗力也极其低下。

抗日战争期间,四川省主席刘湘在南京国防会议上表示,四川出兵30万,壮丁300万,供给粮食数万石。他慷慨陈词,强调抗战的重要性,并呼吁各军阀主战主和。

1937年9月5日,四川省各界人士聚集在成都少城公园,欢送出川抗日将士。唐式遵是这支纵队的司令,他发表了庄严的誓言:“此行出川为国雪耻,不成功便成仁,失地不复,誓不回川。

”唐式遵曾经因为内战被人骂作“唐瘟猪”,但是此时他成为了悲歌慷慨的英雄,受到了数万军民的敬仰和祝福。大家为他的英勇表示热烈的掌声,也为他的誓言所散发出的爱国情怀所感动。

二、军备不足的情况下,军队备受歧视。

川军出川之初,就被分散至各个战区,蒋公答应补充的武器装备,也不见踪影。士兵们所持武器大多为质量低劣的川造步枪,很多都不能使用,有些枪甚至没有刺刀。重型火力更是严重缺乏,每个师只有十几挺轻重机枪,几门小型迫击炮,大型的山炮一门都没有。在这种情况下,川军面临着极大的挑战。

他们的武器装备落后,无法有效地抵御敌人的进攻。面对艰难的战争形势,川军士兵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来战斗。他们用川造步枪和手榴弹等武器,与敌人进行着殊死搏斗。尽管武器装备的匮乏,但川军士兵们依然勇敢地战斗着。他们经常需要进行短距离的突袭和进攻,经常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需要紧密配合,相互支援,才能在战斗中取得胜利。

然而,武器装备的不足是不可避免的。对于当时的川军来说,他们需要更多的武器和装备,才能更好地应对敌人的进攻。但是,由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战争形势,他们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援助和支持。因此,川军在战争中面临着武器装备的严重不足,这成为他们战斗中的一大劣势。

在遭受歧视和冷遇的困境中,川军士兵们感到愤怒、失落、耻辱和后悔。最终,第五战区的李宗仁同意收留他们。1938年1月1日,邓锡侯和孙震率领部队抵达徐州,并在那里见到了李宗仁。感激之情使得他们握住了李宗仁的手,不愿意松开。

李宗仁为这支川军提供了除了补充服装和粮食之外的新枪500支,以及大量的子弹和迫击炮弹。

三、全力以赴,为国捐躯,扬名立威。

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,对于中国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在会战期间,杨森率领的第20军被派往淞沪战场,与日军第7师和第35师进行激烈的战斗。第20军的装备是整个川军中最差的,每个连只有一挺机枪和五六十条步枪。这样的装备与其它地方的军队相比,实在是太过寒酸了,但是,正是这支装备简陋的部队,在与日军第7、第35联队的陈家行战斗中,打出了川军的威名。

在陈家行战斗中,第20军与日军第7、第35联队进行了激烈的七昼夜战斗。虽然每个连的装备很差,但是士兵们表现出了极强的斗志和毅力,他们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,使得每个连的编制都几乎被完全摧毁。战斗结束后,全师四千多人只剩下六百多人,营长全部阵亡,每个连活下来的只有五六个人。这场战斗的胜利,让第20军的名声大噪,成为了川军中的佼佼者。

第20军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,也让全国人民对川军这个小兵种的印象得到了改变。他们用简陋的装备,证明了勇气和毅力是最重要的武器,这样的精神,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的精神支柱之一。

1938年3月15日,台儿庄战役正式拉开序幕。当时,驻守在滕县的川军率先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。然而,面对拥有猛烈炮火和空中轰炸支持的三万日军,双方展开了一场三天三夜的殊死搏斗。最终,战损比达到了惊人的15:1。

在战斗中,川军的一些士兵已经伤亡殆尽,而剩下的士兵们则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师长王铭章决定亲自率领师部与日军厮杀,以保护自己的领土。最终,王铭章和他的师部成功地抵御了日军的攻击,但是他也在这场战斗中身殉国了。

他的牺牲精神,激励了所有士兵继续前进,最终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。这场战役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胜利,也是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的一个里程碑。

李宗仁在台儿庄战役结束后表示:“如果没有川军在滕县所经历的艰苦防守,就不可能有台儿庄的大捷。” 这使得川军“无用论”的说法得到了终结。

在长沙会战中,第20军在通城、通山地区成功击败了日军第33师团,并收复了渣市和麦市。在此之后,第20军在影珠山全歼了一个大队的1300多名日军,还击毙了大队长山崎茂。由于川军的出色表现,他们的威名在战场上传扬开来。

川军在抗战中的表现表明,装备并不是决定战斗力的关键。关键在于士兵是否有勇气面对牺牲,如同川军士兵一样,不畏艰难险阻,奋勇杀敌,才是真正的不朽之军,具有无法磨灭的血性和精神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