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说中的“十大名剑”
传说中的“十大名剑”
中国古代有十大名剑,每一把都有着各自的动人传奇故事。十大名剑是指:轩辕、湛卢、赤霄、太阿、七星龙渊、干将、莫邪、鱼肠、纯钧、承影。十大名剑的记载多见于古籍或上古传说,如《史记》、《越绝书》、《列子》、《吴越春秋》等。
在十大名剑中,有些是真实存在而有些仅仅是传说或文学渲染的产物。
优雅之剑 承影剑
远古的一个黎明,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,一双手缓缓扬起。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,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,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。
剑影只存片刻,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,直到黄昏,天色渐暗,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,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。
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,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,耳廓中有轻轻的“嚓”的一声,树身微微一震,不见变化。然而稍后不久,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,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,昭示着岁月的流逝。
天色愈暗,长剑又归于无形,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,天地之间一片静穆。
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《列子·汤问》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:承影。
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。
故事见于《列子·汤问》。
尊贵无双之剑——纯钧剑
纯钧剑,又叫纯钩剑。是由铜锡合金制成的一把尊贵无双的剑。
相传也是由春秋战国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。
此剑外观精致绝伦,看着就赏心悦目。就算已铸多年,依旧锋芒不减,斩金截铁实属小意思。
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。为铸这把剑,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,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。
铸剑之时,雷公打铁,雨娘淋水,蛟龙捧炉,天帝装炭。
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。
剑成之后,众神归天,赤堇山闭合如初,若耶江波涛再起,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,这把剑已成绝唱,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。
这是《越绝书》中的一个故事,越王勾践之物,是一把尊贵无双之剑,亦是一把刺杀之剑。
勇绝之剑——鱼肠剑
黑铁一般的大鹰向大殿疾飞的时候,专诸也正端着亲手烹制的梅花凤鲚炙走上殿来。
天空里阳光猎猎,大鹰疾飞如故。大殿间甲士陈列,专诸稳步向前。
云朵被飞鹰的气势惊呆,纷纷游走起来。王僚被专诸手里的菜香所吸引,提了提鼻子,向前欠了欠身,只看到菜没看到专诸。
那道菜叫梅花凤鲚炙,梅花是严冬的寒梅,凤鲚是太湖里只在酷暑出现的凤尾鲚鱼,炙,是用严冬寒梅的枝杆来烤炙盛夏太湖里的凤尾鲚鱼。
飞鹰已经看到大殿的轮廓,天色突然暗了下来。
专诸已经来到王僚的面前,把菜放在案上。
殿内灯火依旧,乌云在天空翻滚,大鹰已经收翅。
王僚吞着口水,看着面前的美味。专诸稳稳地正在用手掰鱼。
伴随着一声响雷,飞鹰向大殿凌空击下。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凛冽的杀气从鱼腹中激射而出,被惊呆了。
鱼肠剑已经出鞘(鱼腹),稳稳地依偎在专诸的手中,疾速向前。两把训练有素的铁戈从面前交叉拦住,鱼肠剑从缝隙中穿了出去,依然疾进。面前有三层狻猊铠甲。第一层穿透,第二层穿透,穿透第三层时,鱼肠剑发现自己已变成了断剑。
剑断,然而杀气未断,鱼肠剑依旧向前。
飞鹰将大殿击碎的时候,鱼肠剑也挺进了王僚的心脏。飞鹰在受伤下坠的时候,满足地打了一声呼哨。断成一半的鱼肠剑在王僚渐渐减弱的心跳中哼起了无声的歌曲。
被刀锋剑雨扑倒的专诸,用最后一丝力气,向着脸下的土地,绽出了一个寂寞的微笑。
“……夫专诸之刺王僚,飞鹰击殿……”
鱼肠是一把勇绝之剑。
故事见于《史记。刺客列传》
挚情之剑 干将剑与镆铘(莫邪)剑
干将、莫邪是两把剑,但是没有人能分开它们。干将、莫邪是两个人,同样也没有人能将他(她)们分开。干将、莫邪是干将、莫邪铸的两把剑。干将是雄剑,莫邪是雌剑。干将为吴王铸剑的时候,莫邪为干将扇扇子,擦汗水。三个月过去了,干将叹了一口气,莫邪也流出了眼泪。莫邪知道干将为什么叹气,因为炉中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铁之精无法熔化,铁英不化,剑就无法铸成。干将也知道莫邪为什么流泪,因为剑铸不成,自己就得被吴王杀死。
在一天晚上,莫邪却突然笑了。看到莫邪笑了,干将突然害怕起来,他知道莫邪为什么笑,对莫邪说:“莫邪,你千万不要去做。”莫邪没说什么,她只是笑。干将醒来的时候,发现莫邪没在身边,如万箭穿心,他知道莫邪在哪儿。莫邪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,裙裾飘飞,宛如仙女,看到干将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远处急急奔来。她笑了,她听到干将嘶哑的喊叫:“莫邪……”莫邪依然在笑,但是泪水也同时流了下来。干将也流下了眼泪,在泪光模糊中看到莫邪飘然坠下,听到莫邪最后对他说道:“干将,我没有死,我们还会在一起……”铁水熔化,剑顺利铸成。一雄一雌,取名干将莫邪
干将、莫邪是一对挚情之剑
故事见于《吴越春秋》、《搜神记》、《拾遗记》
高洁之剑 七星龙渊
这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。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,凿开茨山,放出山中溪水,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,是名“七星”。剑成之后,俯视剑身,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,飘渺而深邃,仿佛有巨龙盘卧。是名“龙渊”。后此剑传于唐朝,为避高祖李渊之讳而改名“龙泉”。七星龙渊为李渊的佩剑,李渊死后随李渊葬于献陵,也有传说李渊曾将此剑传于太宗李世民,后与李世民一起葬于昭陵。
七星龙渊是一把诚信高洁之剑。
威道之剑 泰阿剑
楚国的都城已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了三年。
晋国出兵伐楚,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:泰阿剑。
世人都说,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。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,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,早已存在,只是无形无迹,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,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三道归一,此剑即成。
晋国当时最为强大,晋王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,但是事与愿违,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。
出剑之时,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“泰阿”二字,可见欧冶、干将所言不虚。
晋王当然咽不下这口气,于是向楚王索剑,楚王拒绝,于是晋王出兵伐楚,预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。
兵力悬殊,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,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,一困三年,城里粮草告罄,兵革无存,危在旦夕。
这一天,晋国派来使者,发出最后通牒:如再不交剑,明天将攻陷此城,到时玉石俱焚!
楚王不屈,吩咐左右,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。如果城破,自己将用此剑自刎,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,骑快马奔到大湖,将此剑沉入湖底,让太阿剑永留楚国。
第二天拂晓,楚王登上城头,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,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,随时有倾灭危险。
晋国兵马开始攻城,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,城破在即。
楚王双手捧剑,长叹一声:“泰阿剑啊,泰阿剑,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!”于是拔剑出鞘,引剑直指敌军。
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了: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,城外霎时飞砂走石,遮天蔽日,似有猛兽咆哮其中。晋国兵马大乱,片刻之后,旌旗仆地,流血千里,全军覆没……
这件事情过后,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,问道:“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?”
风胡子对道:“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,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。大王身处逆境,威武不屈,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,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啊!”
泰阿是一把威道之剑。
故事见于《越绝书》。
帝道之剑 赤宵剑
赤霄是一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宝剑,特别有历史价值。
这剑长三尺,剑上有七彩珠,九华玉寒光逼人,历经十二年的打磨,刀刃上就像霜雪一般,剑身刻着”赤霄“二字。
这是汉高祖刘邦的佩剑,在起义时铸剑师为他打造的青铜剑。剑身仿秦剑,秀有花纹。
斩白蛇的就是这把剑。汉高祖刘邦就是凭借此剑在大泽怒斩白蛇,开始了帝王的一生。
赤霄是一把帝道之剑
仁道之剑 湛卢剑
湛卢又名湛泸,湛卢是一把剑,更是一只眼睛。
湛卢:湛湛然而黑色也。
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,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。它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、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,注视着君王、诸侯的一举一动。
君贤能,剑在侧,国兴旺。
君无能,剑飞弃,国破败。
五金之英,太阳之精,出之有神,服之有威。
欧冶子铸成此剑时,不禁抚剑泪落,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: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。
相传湛卢剑出炉之后,为越王所得,后传至越王勾践。因勾践战败,无奈之下把湛卢剑进贡给了吴王夫差。然而吴王无道,湛卢剑竟自行离开,飞至当世名君楚王身边。从此,湛卢剑便化为正义与仁德的代表。
所谓仁者无敌,湛卢就是一把仁道之剑。
圣贤之剑 轩辕夏禹剑
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,后传与夏禹。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,一面刻山川草木。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,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。轩辕夏禹剑!对这样一把剑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。传说黄帝曾用此剑杀死蚩尤。黄帝、夏禹!对这样两个人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。勇气、智慧、仁爱……一切归于两个字:圣道。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。
标签: